重型引擎領域的龍頭-美國康明斯,整體欣賞下來,是典型的美股大藍籌的感覺,業務穩定,股東回報也不錯,50%的自由現金流用於回購和分紅;

其業務傳統,且深耕多​​年,相信在傳統業務方面,其競爭力不容置疑,每年產生30億左右的現金流,分15億左右;

不過,股票投資是看未來的,在全球電氣化升級的大背景下,我對康明斯的未來有些擔憂,雖然現在大型發動機還是以柴油為主,但是電動機取而代之是大勢所趨;而電動機的技術門檻並沒有那麼高,競爭也勢必激烈;

當然,美國電動車配套電池、電動車等,可能是轉型的機會。

康明斯能順利轉型嗎?我持懷疑態度,而且其目前的估值,不算便宜,讓我們來看看英雄是否暮年吧!

(一)公司業務:

(1)美國康明斯,在引擎、發電機領域可謂鼎鼎有名的,成立於1919年,在1964年上市,目前股價是360美元,市值是500億美元,TTM PE為24;歷史股價走勢也是一路長牛,屬於價值投資心中的理想標的:2024年漲了50%,最近十年漲了接近3倍(2014年100元左右);最近20年漲了30多倍(2004年10元左右);

(2)公司業務以柴油發動機為主,也有天然氣發動機,現也有新能源電動機等;具體分為五個版塊;發動機、渠道及服務、零部件、電力系統、新能源Accelera部門(23年3月才推出);其中引擎板塊主要為主機廠服務,通路及服務,主要做渠道小客戶及售後支援等;零件板塊,主要生產引擎外圍零件設備等;電力系統,主要做發電設備;新能源,主要做電動動力總成、氫能源技術。

其2023年營收接近350億中,引擎佔35%、零件佔40%、渠道及服務30%、電力系統15%、新能源是1%(3.5億);在上面比例中,還有20 %需在分部間抵消,可能是零件部分內部使用比較多,需要抵銷部分;

銷售收入以地區來分,美國佔55%、其它30%、中國10%、印度5%。

(3)康明斯的新能源板塊,主要由23年3月成立的Accelera部門承載,聚焦於發展零碳動力解決方案,包括燃料電池、純電動、電驅橋動系統和電解水製氫設備等產品線,目前主要產品是氫動力引擎;

各種氫:

灰氫:從天然氣生成,生產過程中,沒有捕獲溫室氣體;目前佔氫氣生產的95%比例;

藍氫:從天然氣生成,生產過程中,有捕獲溫室氣體並封存於地下;

綠氫:利用各種再生能源,驅動電解質水,產生的氫氣;

黃氫:利用太陽能生產的綠氫;

24年上,Accelera、Daimler Trucks & Buses和PACCAR完成了他們的合資企業的成立,現在被稱為Amplify Cell Technologies,以在美國實現電池單元生產和電池供應鏈的本地化。這項策略合作將推動電動商用車和工業應用的零排放技術。 Amplify 開始在密西西比州馬歇爾縣建造一座 21 吉瓦時 (GWh) 的工廠,隨著需求的增長,該工廠有可能進一步擴建。該工廠預計將為美國製造業創造 2,000 多個工作崗位,並計劃於 2027 年投產。 該公司預計 Accelera 將在 2027 年實現收支平衡,並有可能在 2030 年產生 3,000 至 90 億美元的收入。

(4)隨著資料中心用電的增加,公司的發電業務也有成長;不過康明斯主要生產的發電機都是大型的單機,適用於用電規模較大的單一伺服器、硬體室等,無法用於建發電廠或作為大規模資料中心的主要電源。

(5)康明斯有著超過50年的天然氣引擎研發製造歷史,但整體來看,天然氣型引擎佔康明斯的規模很小,公司也有提及「未來50年內,大型商用車仍會保持使用柴油引擎」;

(二)高階主管及股權:

1.以基金機構持股為主:先鋒領航12%、貝萊德9%、道富5%、普信集團4%等;

2.目前的CEO 詹妮弗Jennifer Rumsey是公司老兵,2000年加入,歷任各部門負責人;2015-2019年任首席技術官; 2015-2021年任副總裁,疫情期間有營運貢獻; 22年8月任CEO、23年8月起兼任董事長。

其有一些運作污點: 康明斯先前在一批引擎中加入感測器,用來躲避中控系統的某些檢查,以此實現「高效率低排放的優質引擎」的目標; 近期,康明斯為此支付了罰款(20億美元)。

(三)財務:

1.利潤表:2023年營收為340億(24年營收成長估計在個位數),毛利80億,銷管費用30億,研發費用15億,淨利7億;營收從2020年到2023年依序為: 200、240、280、340億;研發費用從2020年到2023年依序為:9、10、13、15億;淨利從2019年到2023年依序為:18、21、22、7億;

2.現金流量表:2023年經營現金流為40億,自由現金流為28億;經營現金流量從2020年到2023年依序為:27、23、20、40億;資本開支,從2020年的5億道23年的12億;自由現金流從2020年至2023年依序為:21、15、10、28億;其回購加分紅,從2020年到23年依序為:13、20、12、9億;分紅率在自由現金流的60 +%;以現在市值500億算,股息率約2%;

3.資產負債表:截止24年9月底,總資產為320億,總負債為210億,股東權益接近110億,負債比率為60%;在資產中,現金類資產為20億、存貨60億、固定資產70億、商譽50億;負債端,有息負債80億(短30長50),財務狀況正常。

4.估值:當下(2024.11)市值500億美元,對應的每年約350億的營收,毛利約80+億,每年花掉30億的銷管費用、15億的研發後,10多億的資本開支後,得到20+億的利潤和自由現金流(其中10+億回購及分紅) ;資產帳上有20億的現金、80億的負債、股東權益110億;靜態PE為70,動態PE為24(因為財務處理、24年一次出售資產獲利13億等原因,23年利潤偏低,只有7億,24年獲利估計在40億+);股東報酬率約2%。